
证监会与最高检的联合新闻发布会释放了什么信号?
来源:中国金融网 2025年02月22日 10时06分
中国金融网首席金融观察员 金捷 中国金融网版权图片 何世红摄影
在资本市场发展的关键节点,中国证监会与最高人民检察院联合召开新闻发布会,围绕 “依法从严打击证券违法犯罪,促进资本市场健康稳定发展” 这一主题,从指导性案例发布到工作进展通报,再到答记者问,一系列信息传递出明确且强烈的信号,为资本市场的法治建设和未来走向定调。
信号一:从严打击证券违法犯罪决心坚定
近年来,证券犯罪呈现出新特点,内幕交易、操纵市场等交易类犯罪多发,涉财务造假案件数量增长,私募基金犯罪情况复杂 。证监会和最高检直面这些问题,以实际行动彰显打击决心。
从数据来看,2022 - 2024 年,全国检察机关起诉证券犯罪案件数、人数年均增长 30.5%、16%。在具体案件处理上,对欺诈发行、财务造假等行为严惩不贷。如证监会对恒大地产财务造假案罚款超 40 亿元,会同财政部对其审计机构开出 4.41 亿元罚单;对某上市公司 “定增减持套利” 案当事人罚没超 2 亿元。最高检对组织、指挥造假的大股东、实控人、董监高,积极参与造假的公司企业人员以及配合的中介组织人员等全链条追责。这表明无论是刑事司法还是行政执法,都将以 “零容忍” 态度对待证券违法犯罪,绝不手软。
信号二:构建全方位法治体系,规范市场秩序
此次联合发布指导性案例,是完善证券市场法治体系的重要举措。最高检第 55 批指导性案例涵盖财务造假、欺诈发行、内幕交易等重点领域,明确法律适用、指控证明规则,彰显依法从严、全链条惩治的司法态度,体现行刑衔接与协作成效 。证监会第一批指导性案例体现 “长牙带刺” 的从严基调、精准追责的法治理念和严而有效、以案促治的执法导向。
同时,在制度建设方面,最高检联合公安部修订证券犯罪立案追诉标准,印发相关问题解答,修改内幕交易罪司法解释;证监会出台《行政处罚裁量基本规则》,强化执法质量内控监督,尊重保护当事人合法权益。这些规范性文件和制度从不同层面构建起证券市场法治体系,为市场主体提供明确行为准则,为执法司法提供统一标准,让证券市场在法治轨道上规范运行。
信号三:加强执法司法协同,形成监管合力
证监会与最高检的合作不断深化,在行刑衔接方面成果显著。最高检设立驻中国证监会检察室,建立规范高效的证券案件交办制度,完善相关司法解释和规范性文件,加强证券犯罪检察专业化建设 。双方联合印发《关于建立健全资本市场行政执法与检察履职衔接协作机制的意见》,全面规范证券犯罪案件刑事诉讼程序与行刑衔接机制。
在实际案件办理中,双方协同配合,如在民事赔偿方面,证监会行政执法为民事诉讼提供证据支撑,推动虚假陈述特别代表人诉讼首例诉中调解结案;在刑事打击方面,双方完善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协作机制,移送案件在刑事程序中的落地率、实刑率、重刑率显著提升。这种协同合作打破了执法司法壁垒,整合资源,形成强大监管合力,让违法犯罪无处遁形。
信号四:保护投资者合法权益,提振市场信心
资本市场的稳定发展离不开投资者的信任与参与,保护投资者合法权益是监管执法的核心目标之一。证监会和最高检在打击证券违法犯罪过程中,始终将投资者权益放在首位。
在执法个案中,证监会更多站在保护投资者角度进行证据采信、法律适用和法益平衡。在追赃挽损方面,检察机关协同多部门尽最大努力追赃挽损,依法支持、配合证券纠纷代表人诉讼,如在康美药业等案件中积极探索刑民配合、高效处置涉案财产。通过这些举措,让投资者感受到公平正义,增强对资本市场的信心,促进资本市场资金的合理流动和健康发展。
证监会与最高检联合新闻发布会释放的信号,为资本市场的健康稳定发展指明方向。在未来,随着这些政策措施的持续推进和落实,证券市场将在法治护航下,朝着更加规范、有序、公平的方向迈进,为实体经济发展和金融强国建设贡献更大力量。
相关资讯
-
云南丽江市永胜县委县人民政府向广大游客推荐永胜县特产沃柑
2023年03月27日 10时44分 -
非凡十年谱华章、接续奋斗续辉煌
2022年11月25日 09时28分 -
金融315 | 浦发银行诱导误导消费者 “被动消费”
2025年02月22日 16时36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