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农商银行政银合作做足做深金融大文章
来源:中国金融网 2024年08月07日 16时44分
中国金融网首席金融评论员 大河
为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中央金融工作会议精神,落实中央一号文件部署,学习运用“千万工程”蕴含的发展理念、工作方法和推进机制,助推乡村全面振兴,近日,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监管总局、中国证监会、财政部、农业农村部联合发布《关于开展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 加强金融支持乡村全面振兴专项行动的通知》。
《通知》提出,实施五大专项行动,《通知》强调,发挥支农支小再贷款、再贴现、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再贷款等货币政策工具激励作用,鼓励金融机构发行专项金融债券,支持涉农企业发行融资工具,持续加大对乡村振兴重点领域资金投入。
近年来,金融服务的创新与发展在推动地方经济高质量发展、尤其是持续加大对乡村振兴中扮演着愈发重要的角色。作为一家扎根于北京的地方金融机构,北京农商银行积极响应国家政策、服务地方经济,特别是在与各区政府的战略合作中,展现了强大的金融服务能力与社会责任。这一系列合作不仅体现了政银之间的深度融合,也为地方经济的转型与升级、金融持续加大对乡村振兴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与密云区的合作:助力乡村振兴
2023年12月26日,密云区人民政府与北京农商银行签署了《战略合作框架协议》,这是双方深化合作的重要里程碑。根据协议内容,未来五年,北京农商银行将为密云区提供不低于200亿元的意向性授信支持,重点覆盖科技创新、民生工程、乡村振兴等领域。这一支持不仅是资金的注入,更是对密云区农村产权交易工作的全力推动。
密云区农村合作经济经营管理站、北京农村产权交易所和北京农商银行密云支行的三方合作,将共同打造农村集体资产资源经营管理的“密云模式”,为乡村振兴提供金融保障。北京农商银行的“金融助理”派驻机制,旨在为区域发展提供专业的金融服务和人才支持,将有效促进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与朝阳区的合作:数字经济的新动力
2024年1月4日,朝阳区人民政府与北京农商银行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标志着双方在数字经济、科技创新等领域合作的新阶段。朝阳区作为北京市的经济与文化中心,拥有53家北京农商银行网点,为区内企业提供了便利的金融服务。
在协议中,北京农商银行承诺将在未来五年内加大对朝阳区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尤其是在普惠金融和涉农金融领域,致力于为区域经济的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此举不仅为朝阳区的经济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资金支持,也为数字经济的蓬勃发展打下了基础。
与通州区的合作:推动区域协同发展
2024年6月6日,北京农商银行与通州区人民政府签署的战略合作协议,进一步巩固了双方在经济、民生、基础设施等领域的合作。通州区作为北京城市副中心,近年来经济发展迅速,重点项目建设稳步推进。
根据协议,北京农商银行将为通州区提供高达500亿元的意向性授信支持,重点关注产业转型和生态环境建设等项目。这一巨额的资金支持,将为通州的高质量发展提供重要保障,同时也展示了北京农商银行在促进区域经济发展中的积极作为。
与延庆区的合作:绿色金融的探索
2024年7月26日,延庆区人民政府与北京农商银行签署的战略合作框架协议,为双方的合作发展绘就了新蓝图。作为北京的生态保护区,延庆区在绿色发展方面潜力巨大。
协议中提到,北京农商银行将为延庆区提供不低于100亿元的意向性授信支持,重点关注生态安全、文化旅游和乡村振兴等领域。农商银行的金融助理机制将进一步推动金融服务的下沉,助力延庆区在绿色发展上取得新的成就。
与房山区的合作:历史文化与现代金融的融合
2024年8月7日,北京农商银行与房山区人民政府签署的战略合作协议,标志着双方在生态环境、文旅融合等领域的新合作。房山区自古以来就有“人之源”“城之源”的美誉,近年来在生态与文化旅游发展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
根据协议,北京农商银行将为房山区提供不低于500亿元的意向性授信支持,覆盖重点项目、科技园区、文化旅游等领域。这一支持将为房山区的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大动力,助力其在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发展上的双赢局面。
数据驱动的金融创新
通过上述合作协议可以看出,北京农商银行不仅在资金规模上对各区政府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同时也在金融产品的创新与服务的提升上做足了文章。根据统计,近年来,北京农商银行在普惠金融、数字经济及农村金融服务等领域的创新实践不断深化,取得了显著成效。以下是北京农商银行在金融创新与服务提升方面的一些具体举措。
普惠金融的创新实践
北京农商银行积极推进普惠金融,致力于为广大中小企业和个体经营者提供更加便利的金融服务。例如,推出了“农商贷”产品,针对农业及农村经济领域的中小企业,提供灵活的贷款方案,简化贷款审批流程,降低融资成本。此外,农商银行还设立了专门的信贷服务团队,深入基层,为客户提供面对面的咨询与服务。
数字化转型的持续推进
在数字经济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北京农商银行不断加大对数字化转型的投入,推出了多种在线金融服务。例如,通过移动银行应用程序,客户可以随时随地办理各类银行业务,极大提高了金融服务的效率和便利性。同时,农商银行还通过大数据分析,精准识别客户需求,优化金融产品设计,提升服务的个性化和针对性。
农村金融服务的深化
针对农村地区的特殊需求,北京农商银行推出了一系列专项金融产品,如“乡村振兴专项贷款”,旨在支持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农业产业化发展等项目。此外,农商银行还与地方政府合作,开展金融知识普及活动,提高农民的金融素养和风险意识,推动农村经济的全面发展。
绿色金融的探索与实践
在响应国家环保政策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同时,北京农商银行积极探索绿色金融业务。通过设立绿色信贷专项,支持环保项目、可再生能源和生态保护等领域的融资需求。农商银行还与多家环保机构合作,评估项目的环境影响,确保资金投向真正符合可持续发展的方向。
文化金融的创新模式
北京农商银行充分挖掘房山区深厚的历史文化背景,推出“文化金融”产品,支持文化产业的发展。通过与地方文化机构合作,推动文创企业的融资需求,助力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这种创新模式不仅促进了文化产业的繁荣,也为地方经济的多元发展提供了新的动力。
通过与各区政府的深度合作,北京农商银行在推动地方经济高质量发展、促进金融服务创新等方面展现了强大的能力。这一系列的政银合作,不仅为地方经济提供了融资支持,也推动了科技金融、普惠金融、数字金融、绿色金融等领域的持续发展。
北京农商银行党委书记、董事长关文杰说,北京农商银行要做强、做深、做实、做大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五篇大文章”,要助科技、强产业、育“新质”,致广大而尽精微。要坚持于细微处精雕细刻,不断优化完善与“五篇大文章”相适应的体制机制,坚持以自我革新培育内生动力,集聚推动“五篇大文章”落实落地,为“五篇大文章”战略蓝图贡献北京农商银行的力量。
相关资讯
-
云南丽江市永胜县委县人民政府向广大游客推荐永胜县特产沃柑
2023年03月27日 10时44分 -
非凡十年谱华章、接续奋斗续辉煌
2022年11月25日 09时28分 -
亚冬会,黑龙江给世界的中国冰雪荣耀!
2025年02月02日 12时31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