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滨海农商银行错过了什么?
来源:中国金融网 2024年07月15日 15时22分
中国金融网首席金融评论员 农金宝
近年来,天津滨海农商银行频频“踩雷”,多家主要股东的债务危机影响深远。该行的核心一级资本冲充足率下降较快,面临着持续补充资本的压力。然而,尽管资产规模突破2000亿元,天津滨海农商银行的IPO却一直未能取得进展。这一现象引发了人们的疑问,天津滨海农商银行究竟错过了什么?
从资本充足率的角度看,天津滨海农商银行的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持续下降,从10.56%降至7.95%,低于监管要求的7.5%。尽管通过地方政府专项债提升了资本充足率,但受补提拨备等因素影响,股东权益明显下降,导致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面临补充压力。这一情况下,天津滨海农商银行错过了及时增加资本的机会,可能导致未来经营受到更大挑战。
在IPO方面,滨海农商银行虽然规模居前,但IPO进展缓慢。早在十多年前就启动IPO计划,但至今没有实质性进展。2019年终止与瑞信方正证券的上市辅导协议后,天津滨海农商银行未能找到新的路径前行。这意味着,该行错过了借助资本市场融资、提升知名度和声誉的机会,限制了其未来发展空间。
股东结构的问题也直接影响了天津滨海农商银行的发展。多家主要股东爆发债务危机,股权优化变得迫在眉睫。部分股东陷入债务危机,对银行的经营造成了负面影响。天津滨海农商银行的股东层面引入了新的股东,但整体股东结构尚需进一步优化,以提升稳定性和可持续性。
天津滨海农商银行在业务上多次“踩雷”,与康得新、博天环境、京蓝科技等企业存在贷款违约问题。这些环保行业企业的债务暴雷,使得银行不良率迅速增长,面临资产质量恶化的压力。银行对环保行业的信贷审核和管理流程可能存在一些漏洞,导致了这一系列风险事件。
天津滨海农商银行的估值较低,股东决定转让股权。每股净资产只有1.37元,远低于同行A股银行的估值水平。这也意味着,天津滨海农商银行的市值维护存在一定的挑战,未来股价可能会低位运行,加大了上市后面临的风险。
天津滨海农商银行在资本充足、IPO进展、股东结构、业务风险管理等方面存在诸多问题和挑战,导致错过了一些重要机遇。为了走出困境,滨海农商银行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加强资本管理和风险控制:加大资本补充力度,提升资本充足率,加强风险管理和内部控制,规范信贷审核流程,防范不良资产风险。
积极推进IPO计划:加快推进IPO进程,与合适的金融机构合作,提升公司知名度和品牌价值,为未来发展提供更多资金支持。
优化股东结构:优化股东结构,引入稳定、长期投资的股东,增强公司治理能力,提高股东信任度,确保公司长期稳健发展。
加强风险管控:加强对关键行业客户的风险控制和监测,加强信贷审查与风险评估,规范信贷流程,提升不良资产处置能力,避免再次“踩雷”。
提升市值维护:通过业务拓展、品牌塑造、风险控制等措施提升公司的市值,吸引更多投资者,提高公司的估值水平,确保股价稳定。
通过以上措施的综合实施,天津滨海农商银行有望在面临困境的情况下重塑发展方向,提升市场竞争力,实现可持续发展。
相关资讯
-
云南丽江市永胜县委县人民政府向广大游客推荐永胜县特产沃柑
2023年03月27日 10时44分 -
非凡十年谱华章、接续奋斗续辉煌
2022年11月25日 09时28分 -
亚冬会,黑龙江给世界的中国冰雪荣耀!
2025年02月02日 12时31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