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些金融机构纪委书记为什么要知法犯法

来源:中国金融网   2024年06月04日 12时45分

石狮子-1.jpg


中国金融网首席金融评论员 大河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6月3日公布了来自山东省纪委监委消息:山东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原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展西亮涉嫌严重违纪违法,目前正接受山东省纪委监委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这是5月30日下午,山东省农村商业银行警示教育会向全省农商银行高管发出警示后接受调查的山东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第一位高级别官员。


5月30日下午,山东省农村商业银行警示教育会召开。会议深入学习贯彻关于加强党的纪律建设的重要论述,认真落实全省警示教育会精神,教育引导全系统党员干部学纪、知纪、明纪、守纪,推动党纪学习教育走深走实。会议通报了农商银行违纪违法典型案例。


会议指出,要把牢政治方向,要充分认识加强党的纪律建设的极端重要性,深刻把握党的纪律建设的理念原则、基本内容、路径方法,持续用力把纪律建设引向深入,确保落到实处、见到实效。要以案为鉴、引以为戒,受警醒、明底线、知敬畏,把遵规守纪刻印在心,内化为日用而不觉的言行准则,始终做到忠诚干净担当。


会议强调,要扛牢政治责任,以严明的纪律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要把纪律建设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进一步明方向、立规矩、正风气、强免疫,以实际行动推动管党治党责任全面覆盖、层层传导、落实落细。要始终坚持旗帜鲜明讲政治,始终坚持严的基调不动摇,始终坚持党性党风党纪一起抓,始终坚持以经营合规促守纪守法,始终坚持严管和厚爱相结合,始终坚持拧紧责任落实全链条,巩固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形成凝心聚力的强大合力,引领保障高质量发展行稳致远。


会议要求,要强化政治担当,充分发挥“关键少数”示范表率作用。全系统各级党员领导干部要在严守纪律规矩上发挥示范表率作用,在深入学纪上、廉洁自律上、严格执纪上、真抓实干上带好头作示范,带头增强政治定力、纪律定力、道德定力、抵腐定力。要正身立行、以身作则、以上率下,以“关键少数”带动管好“绝大多数”。


下一步山东农商银行将继续加大力度推进思想道德建设,努力打造更为坚实的思想道德防线。通过进一步强化理想信念教育、促进道德素质提升以及严明纪律要求等措施,全面提升干部员工的思想道德水平,培养一支具备高尚道德情操、严明纪律观念以及坚定理想信念的干部员工队伍,为高质量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这些金融机构纪委书记为什么要知法犯法


近年来,随着金融机构反腐工作的不断深入,部分金融机构纪委书记知法犯法的问题也相继被查处。国家开发银行原纪委书记周清玉、中国工商银行原纪委书记刘立宪、中国银行河南省分行原纪委书记王建新、云南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原纪委书记高波、内蒙古银行原纪检监察组组长马宝林、甘肃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原纪委书记王蓉生、蒙商银行纪检监察组原组长赵光炯、广发银行广银理财原纪委书记亓艳、包括这次山东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原纪委书记展西亮等的相继落马,给人们留下了许多深思,这些金融机构纪委书记落马的背后可能存在多种原因:


权力滥用:作为纪委书记,可能拥有较高的权力,有些人可能会滥用职权,觉得法律不适用于自己,从而违法行为。


利益驱使:金融领域涉及大量资金和交易,一些人可能因为追求个人私利或者为了谋取不正当利益而违法。


缺乏监督:在一些情况下,纪委书记可能由于缺乏有效的监督和制衡机制,导致其滥用职权或违法行为。


道德沦丧:个别人可能由于道德观念淡薄或者出于其他原因,对法律和纪律失去敬畏,从而犯罪。


环境影响:工作环境、机构文化或行业风气等因素也可能对个人的行为产生影响,有些人可能受到环境的影响而违法犯罪。


金融机构纪委书记知法犯法可能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需要从个人、组织和制度多方面进行分析和治理。确保严格的监督和合规制度、加强道德教育以及建立有效的执法机制都是预防此类问题发生的重要措施。


预防金融腐败仍需持续努力和加强措施


预防金融腐败是维护金融市场秩序、保障金融安全的关键环节。在新时代背景下,我国已经取得了强有力的反腐败斗争成果,但形势依然严峻复杂,预防金融腐败仍需持续努力和加强措施。只有加强金融监管、培育金融文化,这样才能从根本上预防和遏制金融腐败的发生。


加强监管措施。金融监管体制应不断完善,强化各类金融活动的全面监管,确保各类金融机构、业务活动都受到有效监管。同时,要加强反垄断和反不正当竞争工作,打破地方保护和行政性垄断,规范和引导资本健康发展。重点监管金融领域,如金融、国企、能源等,深化整改整治,严肃查处政治问题与经济问题交织的腐败行为。


强化金融监管能力建设。金融监管部门要加强干部队伍建设,提高监管人员的专业素养和执法水平,建立监管队伍的责任意识和工作效率。同时,要加强监管科技运用,提升监管的穿透力和效能,打造监管千里眼、顺风耳,及时发现和应对金融领域的风险和问题。


促进金融行业诚信文化。要积极培育中国特色金融文化,倡导金融从业人员诚实守信、以义取利、稳健审慎、守正创新、依法合规的行为准则。金融行业应当以信用为基础,坚持契约精神,恪守市场规则和职业操守,使金融行业成为诚信经营的典范。


此外,要加强监管协调与合作。金融监管是一个系统工程,各监管部门之间必须密切协作、形成合力,实现监管全覆盖、无盲区。同时,要加强不同层级、不同领域的金融监管协同,形成强监管、防风险的铜墙铁壁,有效防范金融腐败的发生。


同时,要不断加强金融从业人员的教育培训,提高他们的职业道德水平和风险意识,使他们能够在日常工作中自觉抵制各种腐败行为的诱惑,确保金融市场的健康运行。


预防金融腐败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各方合作、共同维护金融市场的秩序与稳定。只有加强监管、培育诚信文化、加强监管协作,才能有效预防金融腐败,确保金融市场的健康发展和社会的长期稳定。


相关资讯

友情链接

这些金融机构纪委书记为什么要知法犯法

来源:中国金融网   2024年06月04日 12时45分

石狮子-1.jpg


中国金融网首席金融评论员 大河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6月3日公布了来自山东省纪委监委消息:山东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原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展西亮涉嫌严重违纪违法,目前正接受山东省纪委监委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这是5月30日下午,山东省农村商业银行警示教育会向全省农商银行高管发出警示后接受调查的山东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第一位高级别官员。


5月30日下午,山东省农村商业银行警示教育会召开。会议深入学习贯彻关于加强党的纪律建设的重要论述,认真落实全省警示教育会精神,教育引导全系统党员干部学纪、知纪、明纪、守纪,推动党纪学习教育走深走实。会议通报了农商银行违纪违法典型案例。


会议指出,要把牢政治方向,要充分认识加强党的纪律建设的极端重要性,深刻把握党的纪律建设的理念原则、基本内容、路径方法,持续用力把纪律建设引向深入,确保落到实处、见到实效。要以案为鉴、引以为戒,受警醒、明底线、知敬畏,把遵规守纪刻印在心,内化为日用而不觉的言行准则,始终做到忠诚干净担当。


会议强调,要扛牢政治责任,以严明的纪律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要把纪律建设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进一步明方向、立规矩、正风气、强免疫,以实际行动推动管党治党责任全面覆盖、层层传导、落实落细。要始终坚持旗帜鲜明讲政治,始终坚持严的基调不动摇,始终坚持党性党风党纪一起抓,始终坚持以经营合规促守纪守法,始终坚持严管和厚爱相结合,始终坚持拧紧责任落实全链条,巩固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形成凝心聚力的强大合力,引领保障高质量发展行稳致远。


会议要求,要强化政治担当,充分发挥“关键少数”示范表率作用。全系统各级党员领导干部要在严守纪律规矩上发挥示范表率作用,在深入学纪上、廉洁自律上、严格执纪上、真抓实干上带好头作示范,带头增强政治定力、纪律定力、道德定力、抵腐定力。要正身立行、以身作则、以上率下,以“关键少数”带动管好“绝大多数”。


下一步山东农商银行将继续加大力度推进思想道德建设,努力打造更为坚实的思想道德防线。通过进一步强化理想信念教育、促进道德素质提升以及严明纪律要求等措施,全面提升干部员工的思想道德水平,培养一支具备高尚道德情操、严明纪律观念以及坚定理想信念的干部员工队伍,为高质量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这些金融机构纪委书记为什么要知法犯法


近年来,随着金融机构反腐工作的不断深入,部分金融机构纪委书记知法犯法的问题也相继被查处。国家开发银行原纪委书记周清玉、中国工商银行原纪委书记刘立宪、中国银行河南省分行原纪委书记王建新、云南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原纪委书记高波、内蒙古银行原纪检监察组组长马宝林、甘肃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原纪委书记王蓉生、蒙商银行纪检监察组原组长赵光炯、广发银行广银理财原纪委书记亓艳、包括这次山东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原纪委书记展西亮等的相继落马,给人们留下了许多深思,这些金融机构纪委书记落马的背后可能存在多种原因:


权力滥用:作为纪委书记,可能拥有较高的权力,有些人可能会滥用职权,觉得法律不适用于自己,从而违法行为。


利益驱使:金融领域涉及大量资金和交易,一些人可能因为追求个人私利或者为了谋取不正当利益而违法。


缺乏监督:在一些情况下,纪委书记可能由于缺乏有效的监督和制衡机制,导致其滥用职权或违法行为。


道德沦丧:个别人可能由于道德观念淡薄或者出于其他原因,对法律和纪律失去敬畏,从而犯罪。


环境影响:工作环境、机构文化或行业风气等因素也可能对个人的行为产生影响,有些人可能受到环境的影响而违法犯罪。


金融机构纪委书记知法犯法可能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需要从个人、组织和制度多方面进行分析和治理。确保严格的监督和合规制度、加强道德教育以及建立有效的执法机制都是预防此类问题发生的重要措施。


预防金融腐败仍需持续努力和加强措施


预防金融腐败是维护金融市场秩序、保障金融安全的关键环节。在新时代背景下,我国已经取得了强有力的反腐败斗争成果,但形势依然严峻复杂,预防金融腐败仍需持续努力和加强措施。只有加强金融监管、培育金融文化,这样才能从根本上预防和遏制金融腐败的发生。


加强监管措施。金融监管体制应不断完善,强化各类金融活动的全面监管,确保各类金融机构、业务活动都受到有效监管。同时,要加强反垄断和反不正当竞争工作,打破地方保护和行政性垄断,规范和引导资本健康发展。重点监管金融领域,如金融、国企、能源等,深化整改整治,严肃查处政治问题与经济问题交织的腐败行为。


强化金融监管能力建设。金融监管部门要加强干部队伍建设,提高监管人员的专业素养和执法水平,建立监管队伍的责任意识和工作效率。同时,要加强监管科技运用,提升监管的穿透力和效能,打造监管千里眼、顺风耳,及时发现和应对金融领域的风险和问题。


促进金融行业诚信文化。要积极培育中国特色金融文化,倡导金融从业人员诚实守信、以义取利、稳健审慎、守正创新、依法合规的行为准则。金融行业应当以信用为基础,坚持契约精神,恪守市场规则和职业操守,使金融行业成为诚信经营的典范。


此外,要加强监管协调与合作。金融监管是一个系统工程,各监管部门之间必须密切协作、形成合力,实现监管全覆盖、无盲区。同时,要加强不同层级、不同领域的金融监管协同,形成强监管、防风险的铜墙铁壁,有效防范金融腐败的发生。


同时,要不断加强金融从业人员的教育培训,提高他们的职业道德水平和风险意识,使他们能够在日常工作中自觉抵制各种腐败行为的诱惑,确保金融市场的健康运行。


预防金融腐败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各方合作、共同维护金融市场的秩序与稳定。只有加强监管、培育诚信文化、加强监管协作,才能有效预防金融腐败,确保金融市场的健康发展和社会的长期稳定。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