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金融支持乡村振兴,金融机构这些做法给力!

来源:中国金融网 建军/文   2021年07月09日 14时50分

金融支持乡村振兴,金融机构这些做法给力!

中国金融网 建军/文

今年以来,银行机构按照中央决策部署,切实承担起大国金融责任担当,把服务措施落实到乡村振兴各领域,在波澜壮阔的乡村振兴中展现新作为,用金融力量支撑乡村振兴的伟大战略。

中国农业银行与农业农村部、国家乡村振兴局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明确了乡村振兴项具体任务。强化高标准农田建设、创新开展现代种业金融服务、支持乡村产业发展壮大、支持农业农村绿色发展、支持农产品仓储保鲜冷链物流设施建设等。除了资金支持,还不断为乡村振兴注入科技力量。

中国工商银行与农业农村部、国家乡村振兴局开展合作,即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粮食和重要农产品供给保障、现代乡村产业体系、乡村建设行动、智慧农业建设、农村改革。“‘十四五’期间,工行每年在乡村振兴领域的融资投入将不低于1万亿元。

四川金融部门通过单列信贷计划,优化金融服务供给体系和服务机制,切实提升“三农”服务水平。目前,全省涉农贷款投放已超1.9万亿元,连续24个季度实现正增长,并继续支持推进农业产业化现代化,重点支持川粮油、川茶、川菜、川竹等特色农业发展,以及现代农业种业、农业装备、烘干冷链物流等产业。

河南积极引导金融机构回归本源,提高金融服务乡村振兴的效率和水平。政策性金融机构在业务范围内为乡村振兴提供中长期信贷支持,增强农村经济增长动力。商业银行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模式,扩大基础金融服务覆盖面,增加对农民和农业经营主体的信贷规模。农村商业银行、农村合作银行、农村信用社等农村中小金融机构坚持服务县域、支农支小的市场定位。

作为国有金融企业,中信银行紧随国家发展战略,贯彻落实各项政策要求。中信银行新三年规划明确提出,要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加大金融支持力度。在强调“安全性、流动性、效益性”的基础上进一步突出“政治性”,找准乡村振兴贷款与制造业贷款、民营企业贷款、普惠金融贷款的结合点,找准与“中信协同”优势的结合点。

近日,工商银行内蒙古分行发布了工银“乌兰牧骑”乡村振兴金融服务品牌。自此,工银“乌兰牧骑”在服务新发展格局中又开启了新征程:未来5年,工商银行内蒙古分行将为符合条件的农牧业龙头企业、新型农牧业经营主体、“蒙字号”品牌建设企业提供300亿元融资支持,为奶业振兴计划相关企业提供200亿元以上融资支持。

建行山东省分行致力于打造乡村金融生态圈,下沉金融服务,助力乡村振兴。为解决县域乡村的缴费难问题,积极与社保、税务等部门沟通协调,搭建便民缴费场景,在“裕农通”渠道布放智慧缴费功能,让农民缴费“多走网路,少走马路”。为解决村民的看病难问题,通过“裕农通+互联网医院”赋能乡村卫生健康工作,用互联网医院设备连接起了小乡村与大医院,让村民在千里之外就能享受省城“大专家”线上面对面的问诊。

今年来,襄阳围绕支持乡村振兴增加金融供给,输血薄弱领域。襄阳银行机构建立愿贷、会贷长效机制,将普惠金融类指标考核权重提高到10%以上。银行机构加大对县域经济支持力度,将新增可贷资金优先支持县域发展;有效运用再贷款、转贷款、内部资金转移定价优惠等政策,下调企业贷款利率,降低融资成本。

金融支持乡村振兴研究院院长何世红说,银行机构要围绕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健全金融组织体系,引导金融资金汇入“三农”领域,助力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为乡村振兴提供金融支撑。

相关资讯

友情链接

金融支持乡村振兴,金融机构这些做法给力!

来源:中国金融网 建军/文   2021年07月09日 14时50分

金融支持乡村振兴,金融机构这些做法给力!

中国金融网 建军/文

今年以来,银行机构按照中央决策部署,切实承担起大国金融责任担当,把服务措施落实到乡村振兴各领域,在波澜壮阔的乡村振兴中展现新作为,用金融力量支撑乡村振兴的伟大战略。

中国农业银行与农业农村部、国家乡村振兴局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明确了乡村振兴项具体任务。强化高标准农田建设、创新开展现代种业金融服务、支持乡村产业发展壮大、支持农业农村绿色发展、支持农产品仓储保鲜冷链物流设施建设等。除了资金支持,还不断为乡村振兴注入科技力量。

中国工商银行与农业农村部、国家乡村振兴局开展合作,即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粮食和重要农产品供给保障、现代乡村产业体系、乡村建设行动、智慧农业建设、农村改革。“‘十四五’期间,工行每年在乡村振兴领域的融资投入将不低于1万亿元。

四川金融部门通过单列信贷计划,优化金融服务供给体系和服务机制,切实提升“三农”服务水平。目前,全省涉农贷款投放已超1.9万亿元,连续24个季度实现正增长,并继续支持推进农业产业化现代化,重点支持川粮油、川茶、川菜、川竹等特色农业发展,以及现代农业种业、农业装备、烘干冷链物流等产业。

河南积极引导金融机构回归本源,提高金融服务乡村振兴的效率和水平。政策性金融机构在业务范围内为乡村振兴提供中长期信贷支持,增强农村经济增长动力。商业银行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模式,扩大基础金融服务覆盖面,增加对农民和农业经营主体的信贷规模。农村商业银行、农村合作银行、农村信用社等农村中小金融机构坚持服务县域、支农支小的市场定位。

作为国有金融企业,中信银行紧随国家发展战略,贯彻落实各项政策要求。中信银行新三年规划明确提出,要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加大金融支持力度。在强调“安全性、流动性、效益性”的基础上进一步突出“政治性”,找准乡村振兴贷款与制造业贷款、民营企业贷款、普惠金融贷款的结合点,找准与“中信协同”优势的结合点。

近日,工商银行内蒙古分行发布了工银“乌兰牧骑”乡村振兴金融服务品牌。自此,工银“乌兰牧骑”在服务新发展格局中又开启了新征程:未来5年,工商银行内蒙古分行将为符合条件的农牧业龙头企业、新型农牧业经营主体、“蒙字号”品牌建设企业提供300亿元融资支持,为奶业振兴计划相关企业提供200亿元以上融资支持。

建行山东省分行致力于打造乡村金融生态圈,下沉金融服务,助力乡村振兴。为解决县域乡村的缴费难问题,积极与社保、税务等部门沟通协调,搭建便民缴费场景,在“裕农通”渠道布放智慧缴费功能,让农民缴费“多走网路,少走马路”。为解决村民的看病难问题,通过“裕农通+互联网医院”赋能乡村卫生健康工作,用互联网医院设备连接起了小乡村与大医院,让村民在千里之外就能享受省城“大专家”线上面对面的问诊。

今年来,襄阳围绕支持乡村振兴增加金融供给,输血薄弱领域。襄阳银行机构建立愿贷、会贷长效机制,将普惠金融类指标考核权重提高到10%以上。银行机构加大对县域经济支持力度,将新增可贷资金优先支持县域发展;有效运用再贷款、转贷款、内部资金转移定价优惠等政策,下调企业贷款利率,降低融资成本。

金融支持乡村振兴研究院院长何世红说,银行机构要围绕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健全金融组织体系,引导金融资金汇入“三农”领域,助力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为乡村振兴提供金融支撑。

相关资讯